重要讲话???zyjh
    无分类
组织机构???Group
你的位置:首页 > 重要讲话

许瑞生副省长在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6-3-1 12:03:39??????点击:

在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6年1月22日)

许瑞生

尊敬的少华常务副省长,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对全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工作情况作个通报,并就下一步工作作简要部署。

一、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初见成效

自我省2012年率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动适应“宽进严管”的改革需要,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不断创新市场监管理念,逐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推动我省商改后续监管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初见成效。

(一)注重厘清监管职责,逐步明晰后续监管责任。各地各部门围绕后续监管的着力点和风险点,积极厘清职责,优化职能配置,尽可能避免职能交叉、权责混淆等问题。一是制定监管权责清单。率先确立“谁审批、谁监管”与行业监管有机结合的原则,推进厘清部门监管职责,夯实了监管基础。省直51个部门完成权责清单和职能调整目录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明晰了部门权责监管职能。及时编制出台《广东省市场主体许可经营项目监管清单》和《广东省市场主体住所或经营场所许可监管清单》,进一步厘清了工商登记机关和各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范围。各地各部门按照监管清单,修订完善监管标准、监管办法及责任清单,推动形成“权责一致、权责清晰”的良好局面。二是优化监管职能配置。按照“宽进严管”要求,有关省直部门积极取消或精简省级审批权限,优化内设机构、职能设置和运行机制,强化专业监管。如,省食药监局将审批权限整合到两个处室承担,省卫计委、省文化厅将机构编制资源向承担事中事后监管的业务处室倾斜。各地加快优化属地监管职能,东莞市将市镇两级监管体系拓展为市镇村三级,构筑以村级市场协管队伍为核心的基层综合监管网络,实现辖区网格化全覆盖管理。三是改革监管执法体制。省市工商、质监部门行政管理体制已由垂直管理改为分级管理,监管执法重心全面下移。各地积极探索部门优化整合,相对集中执法权,有序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强化市场监管力量。佛山顺德区创新构建了“一支队伍执法,三级联动监管”体系。广州市荔湾区、汕头市濠江区、阳江市江城区以及阳西县等地,分别以农业管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领域为突破口,有序推进县级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二)注重创新监管方式,积极建立新型监管制度模式。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以信用监管为核心、执法监管为保障、协同监管为支撑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一是探索推进信用监管。深入贯彻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全面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通过企业信息的归集、公示和运用,为推行信用监管打下坚实基础。在全国最早探索“年检”改“年报”工作,914.51万户(次)市场主体报送公示了2013、2014年度报告,年报主体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积极探索实施失信惩戒制度,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实行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截至2015年12月,全省有36.78万户企业因不按规定公示企业信息或公示信息弄虚作假等原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各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努力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效应。二是强化协同监管。各地各部门积极构建横向行业归口、纵向属地管理的监管格局,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形成协同监管合力。省公安厅与9个省直部门分别出台“两法”衔接案件移送标准,与21个部门签署联合办案制度规定。全省通过建立健全部门间联动执法和案件移送机制,有力打击了违法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其中,2015年仅查处无照经营案件就达2.23万宗,案件总值2.75亿元人民币。三是探索监管模式创新。大力推行巡查改抽查,试点推行“双随机”抽查机制,随机摇号确定受检企业,随机选派检查人员,提高了监管执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2015年,全省随机抽查11.26万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1.93万户。牵头制定全国唯一商品抽查检验程序国家标准,率先实施同型号商品“抽检不合格、全省禁销售”监管措施,实现一件商品抽检不合格,同厂家的所有同规格型号商品必须全部下架。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分类监管、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质检质量标准监管、责任保险监管等事中事后监管机制,通过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切实提升监管效能。

(三)注重推进平台建设,夯实科学监管技术支撑。各地各部门注重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整合作用,为大数据分析运用和信息化监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一是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初步建立。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东)建成投入运行,归集了全省770多万市场主体的登记备案、年度报告、抽查监管、行政处罚等信息进行公示,系统最高单日浏览次数达186.31万次,推进了企业信息公开,降低了市场交易风险,公示系统为企业交易、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各部门加快建设完善各行业领域的企业监管信息平台,为实现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夯实了基础。二是省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信用广东网”于2015年3月份上线运行,归集了33个部门148类约8000多万条信息数据对外公示。2015年9月,我省率先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将原来工商、质监、税务三个部门各自核发的证照,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有效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目前,省经信委正对省直单位的市场监管事项、信息化系统及共享信息需求等进行调查并形成建议书,力争打造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三是地市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扎实推进。多个地市开发建立部门信息共享系统,探索推进登记、许可、监管三个环节信息的互通衔接。广州市建立全市统一商事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市、区两级347个审批许可部门的信息共享、无缝衔接,工商登记信息及时推送给相关许可部门。东莞市开发了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将工商登记信息按经营范围和地址的关键词,同步推送到部门和镇村,实时督促后续监管工作。珠海市建立市场主体信息管理平台,基本具备数据征集、汇总、分类等功能,实现登记监管和许可监管信息“双告知”,推进了部门信息互通共享。

(四)注重多元治理创新,努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各地各部门注重引导发挥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监督自律作用,促进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积极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新格局。一是推进行业自律。积极探索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培育指导行业协会制定行规行约和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企业守法经营。全省2576个行业协会、商会实现与行政机关全面脱钩,716个社会组织列入省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目录。各地各行业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和典型,引导行业加强内部治理。二是推进企业自治。全面实施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年检改年报、企业即时信息公示等制度措施,市场主体责任意识和自治管理能力不断强化。2014年以来,全省共有31.28万户企业自觉公示了股权变更、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即时信息;2015年开展企业出资信息定向随机抽查3.12万户企业,有95.78%的企业履行公司章程约定按期实缴注册资本。2015年,全省有11.88万户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主动改正违法行为后进行信用修复,申请移出异常名录,企业守法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三是推进社会监督。全省21个地市全部建成12345投诉举报平台,强化消费维权申诉、经济违法行为举报和行政效能投诉的统一平台建设,畅通了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渠道。全省已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5737个,2015年受理投诉109.41万件,和解率达98.9%。新闻媒体等舆论监督也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促进相关行业规范自律。

(五)注重法律法规配套,切实做好依法监管保障。各地各部门始终坚持依法改革,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配套,做到监管于法有据。一是研究制定后续监管法律法规。去年12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已列入地方性法规初次审议项目,将报送省人大审议。两个条例的出台,为商改后续监管提供法规保障。其中,《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涉及范围广、规范层面多,类似法律法规的制订出台在全国属首创。二是完善部门监管标准和配套措施。目前,省直30个部门共出台或修订监管标准和配套措施169项,一些不适应监管改革需要的标准和措施得到修订完善,增强了后续监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各地市陆续出台后续监管地方法规和工作方案。深圳、珠海、汕头等市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后续监管法律法规和规范文件,逐步形成了特区法规、政府规章和部门规范三层法律体系。东莞、佛山等9个市自去年5月获批立法权以来,研究制定一系列市场监管地方性法规。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市均制定了商改后续监管工作方案,为强化后续监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总的来看,在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工商部门的努力下,我省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工作开局良好,逐步构建了协同共治、多元治理的市场监管新格局,全省市场经济秩序保持平稳顺畅,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事件,确保了市场既放得开、又管得住管得好,为我省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里,我谨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后续监管工作与商改排头兵的地位还有较大差距,改革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困难问题,如,改革进展不平衡,部分部门监管职责尚未厘清和落实到位,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待会少华常务副省长还会做深入分析,在这里我就不多讲了。总之,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当前,我省商事制度改革进入了持续攻坚的纵深阶段,后续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特别是少华常务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省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工作取得新的成效。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落实监管职责。各地各部门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意见的要求,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明晰部门监管职责,切实担负起监管职责。省编办要加快完善和实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全面推进清理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工作,推动市县政府部门尽快公布权责清单,推进监管职责落实。省工商局要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聚焦主业加强执法办案,强化工商执法权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各地要加快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统一综合执法模式,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执法,形成协同监管合力,确保市场监管无盲区、无空白。

二要进一步完善统一的信息平台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建设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请省经信委牵头,加快完成全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开发工作,建立健全部门监管信息的归集共享。省市间的信息平台要加强对接,确保上下畅通、即时共享。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请省工商局牵头,省经信委配合,各部门主动做好与系统的数据互通工作,加快实现登记信息推送、许可审批信息反馈、部门行政处罚信息的统一公示,强化企业信息统一归集于企业名下的系统运用功能,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各地特别是粤东西北地区要加强信息化保障,加大推进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

三要进一步探索实施失信惩戒机制。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信用监管,认真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加快制定具体的操作规定。要发挥企业年报公示制度作为建立新型监管制度模式的基础性功能作用,切实强化对失信违法主体的信用约束,建立完善联合惩戒机制,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市场主体及相关人员,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招投标、国有土地转让、融资贷款、环境评估、落实企业扶持奖励政策、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入,推进实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的严管目标。

四要进一步探索建立随机抽查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随机抽查监管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制定本部门监管领域的抽查事项,明确和规范抽查对象的比例、频次等重要内容,建立完善被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积极探索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推动随机抽查监管落到实处,提高公平性、规范性,提升执法效能。

五要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各地各部门要以市场主体数据为支撑,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信息平台,采取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等方式,加强对市场主体分析研判、风险预警、监测监管,提高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服务经济发展和商改后续监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要进一步夯实法律法规配套支撑。要认真宣传贯彻《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夯实法律法规支撑。积极跟进《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争取早日出台。加紧修订完善《广东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规章。加大对现行规范性文件的清查清理力度,更好地发挥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的补充作用,为我省商改后续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